“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对于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而言,这就是他坎坷半生的真实写照。
从23岁大学毕业到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轿车项目组担任联络员,到53岁担任上汽集团这个大“工厂”的掌舵人,如今58岁,于斯“戎马”半生,早已两鬓斑白。但弥足珍贵也偶尔会招来质疑的是——他强大的气场还在。
58岁的陈虹即将面临退休,而在他退休之前,上汽面对的局面是:行业不景气,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以及未知的明天。不过,面对颓势,至少从态度上,陈虹依然很从容。
“成绩,不看一时”
陈虹生于浙江嘉善,他半生的成长轨迹都在江浙,如不是看到他“凛冽”的工作作风,还以为他只是故土难离。
1980年,陈虹来到同济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1984年毕业,担任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轿车项目组联络员,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上海汽车。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上汽集团的一纸公告让上汽进入了陈虹的时代:董事长胡茂元由于到龄退休,通过会议选举公司副董事长陈虹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而事实上,在此之前,陈虹正担任了上汽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副董事长。 对于陈虹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1997年06月,他开始担任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随后一路攀升至总经理,直至主持整个上汽。
扉旅汽车发现,在国内汽车集团的大佬中,陈虹有出乎寻常江南人的硬气,当然,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的底气。从他1997年正式加盟上海通用,他曾经在5年时间里,带领通用从第一款车上市到全国销量前两名,从此让上海通用在行业内打下了良好口碑。2002年,上汽、通用中国和五菱三方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合资品牌进入三足鼎立时代,市场表现让国内其他合资品牌望尘莫及。
2004年,陈虹升任上汽集团总裁,此时上汽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扩宽海外市场,都已经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陈虹不等闲,他开始大力倡导发展自主品牌。
可以说,陈虹对于自主品牌的理解很有先见也很有远见。“不搞自主品牌,中国企业永远无法走到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中国汽车必须要进行自主开发,进行原始创新。”也正因为如此,陈虹在行业内被称为是自主品牌的开拓者。
2006年,上汽集团首款自主品牌轿车“荣威”下线。2007年4月,上汽集团全面收购了南京汽车集团,上汽成为mg名爵品牌的新主人。随后,上汽推出商用车自主品牌上汽大通。
在陈虹上任董事长的“前夜”,也就是2013年10月,上海汽车荣威、mg名爵双品牌总销量突破20万辆、销售额超越200亿元,同比增长20%,成为自主品牌当中为数不多的持续增长企业,大大超越了行业整体水平。
面对成绩,陈虹说:“作为一名领导者,最重要的是既不能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又不能在失败面前失魂落魄,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心智去面对压力。只有真正做到宠辱不惊,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只要是辆车就能卖得掉的时代已经过去”
大多数时候,人似乎都难胜天。在汽车市场“变天”后,陈虹和他所带领的上汽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最近几年,国内自主品牌开始崛起,合资品牌的巅峰时刻已经开不在,甚至出现鱼龙混杂的合资品牌市场乱象,一部分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被边缘化,甚至退出中国市场。而上汽也毫不例外的受到市场的影响,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增长乏力,2018年,三车企总体销量相比2017年减少10.66万辆。这直接导致了集团营收及利润下滑。
陈虹对市场的滑坡似乎也早有预期。面对不断下挫的市场,陈虹给出的道法是——抓机克危。他表示,首先要稳定市占率,和竞争对手打阵地战、持久战,一旦竞争对手先“熬不住”,就有机会“虎口夺食”。各企业在紧盯市场变化,采取多种手段激活市场潜力的同时,向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要增量。稳定产业链安全。进一步为经销商减压,密切关注供应链安全,打好“组合拳”。稳定员工队伍,把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向员工讲清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抓好现金流管理。
“只要是辆车就能卖得掉的时代已经过去”。陈虹深知行业的岌岌可危。而他的应对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一定的效果。近日,上汽集团发布11月份销量报告。其中数据显示,11月份,上汽集团销量为58193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9.6%,但环比增长6.9%;1-11月份,上汽集团累计销量5540270辆,同比下降13.33%。
扉旅汽车梳理相关数据发现,今年1-11月,合资板块销量降幅依然最为明显,上汽大众降幅6.72%、上汽通用降幅17.94%、上汽通用五菱降幅21.75%。但从11月单月销量来看,上汽大众11月销量已经赶超去年,实现小幅增长。自主板块中,上汽乘用车公司销量自7月开始逐渐回暖,且每月销量同比去年均有所提升,11月同比增长0.8%;而上汽大通则实现销量11连涨。
而此前公司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5,853亿元,同比下降13%,归母净利208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91亿元,同比下降0.4%,归母净利70亿元,同比下降19%。业绩环比在不断改善。
在弱市当中,这或许也算是一份过得去的成绩单。但“群众”并不满意,市场对上汽的诟病依然还在,当然期待也依然还在,陈虹只有直面压力。
“我们不是垃圾股”
陈虹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一级市场。
在二级市场,陈虹也不得不面对投资人的“灵魂”拷问。本周,上汽集团的股价大约维持在22元,对比2018年3月最高价35.83元,股价下降已经超过30%,而公司的市值也从4000亿巅峰落到2600亿附近。
今年5月23日,在上汽集团召开的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陈虹与投资者正面“刚”上了。彼时,有投资者质疑“最近上汽股价断崖式下跌,利空每天都有,公司在维护股价和市值方面有何打算?”
“股价方面?”陈虹沉思了一会说,“我们也希望股东给我们出出主意。这个股价,你们说说怎么办?我们坚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股价我们也左右不了。大家都知道,现在整个汽车行业都被看空,股市里做长线投资的还是比较少,短线的比较多,我们的股市就是这样的结构。上汽作为经营管理者来讲,自己要沉得住气,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希望股东们也要沉得住气,不要看一时。各位如果对上汽有信心的话,那就不要着急。”
陈虹用这样的方式回怼了投资者,台下笑声一片。或许是掌舵多年,变得处事不惊。回怼投资者,陈虹不是第一次,但从前的言辞更为激烈,或者说是直怼。在2015年6月18日召开的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斥责上汽集团为垃圾股,当时的股东大会算是对陈虹刚刚上任董事长的一次成果评价,陈虹颇为激动地反驳该投资者说:“不敢苟同上汽集团是‘垃圾股’,既然是垃圾股,大家把它抛掉算了。”
当然,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人,身上的责任和担当远比沟通的方式更重要。所以,即便是弱市,也依然要绞尽脑汁谋求发展。
今年的7月22日,上汽集团发布储架发行公司债券预案,拟申请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的公司债券,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研发创新、项目建设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而值得寻味的是,上汽集团上次发债是在2007年,发行了63亿元。
“大多数自主品牌是‘水龟’”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陈虹深知上汽的长与短。毫不例外,与很多汽车集团的掌门人一样,做大做实做强自主品牌是陈虹一直以来的想法,所以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上汽乘用车在集团的重要地位。
2019年,上汽集团经历了新一轮人事变动,王晓秋接任上汽集团总裁。值得一提的是,在陈虹上任董事长之时,王晓秋刚刚上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但陈虹还是迅速地将上汽乘用车总经理这面大旗传递给了王晓秋。而今,市场一起期盼上汽在两位组队的情况下,给出新的打法,重新担当起行业老大哥的重担。
自2005年,上汽集团开始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到2018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0%。目前,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企业上汽乘用车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领域均拥有全于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车企。
陈虹曾将自主品牌的竞技场比作龟兔赛跑。“龟兔赛跑后果很难说,关键看谁能抓住市场的趋势,兔子碰到水就无路可走。大多数自主品牌是‘水龟’。自主品牌相对困难,但未来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眼下的新能源市场,陈虹早有预判。今年3月,他就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驱动力不够强。到2020年购置补贴取消后,若无其他政策跟进,由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大幅上涨,很可能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40%左右的“断崖式”下滑。
2018年10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开工仪式在上海举行,工厂建成后将生产基于meb平台打造的奥迪、大众、斯柯达等品牌多款纯电动车型。项目总投入170亿元,计划于2020年10月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30万辆。上汽预计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60亿元用于研发新能源汽车。
“在汽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稳定销量,加快在新能源、国际经营等领域培育新动能。上汽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一定跻身国内第一阵营。新能源汽车将作为上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陈虹给上汽新能源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年销量突破60万辆。当然,目前距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
此外,陈虹也还有其他的“大戏”在手。比如“投怀送抱”的奥迪,抢占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风口,推出了网约车“享道出行”平台等等。
陈虹也几次表示,现在的上汽价值被严重低估。机构似乎也一直在配合着陈虹“喊冤”。一直以来,机构对上汽集团的评价都很高,随着三季报的出炉,以及11月销售数据的出炉,很多机构又开始纷纷唱多上汽,认为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展,以及合资品牌的触底反弹,上汽的业绩有望逐渐得到修复,应该得到市场的认可。
市场的归市场,业绩的归公司。值得称道的是,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汽集团名列世界500强第39位。
陈虹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