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天气渐凉。
但一位新势力选手却提前步入了“彻骨”寒冬。
近日有报道称,威马内部员工传出消息,自10月份开始,威马员工的工资按照7折发放,管理层工资按照5折发放。此外,据接近威马汽车的消息源称,该公司将实行包括“高管主动降薪50%”在内的一系列积极的财务政策,以期能顺利度过资本寒冬,在未来新造车势力圈层的竞争中获取更好的业绩表现。
不过,截止扉旅汽车发稿时,针对该传闻官方暂未回应。
威马已成危马
又一次陷入薪资问题。
不久前,因交付量低迷、巨额亏损及高管巨额薪酬,威马曾一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威马年亏82亿创始人年薪12亿”甚至登上热搜榜。
根据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2019年-2021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持续扩大,三年合计亏损额达到174.35亿元。其中,2021年亏损约82亿元。同时,公司披露的创始人、董事长沈晖2021年薪酬却高达12.6亿元,占威马同年收入的近三成。
针对于此事,沈晖在朋友圈发文称,“有些事情,脚指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费时间解释”。同时他调侃道:“我也不知道我的收入这么高,老婆查我就麻烦了。”
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沈晖的12.6亿并不是收入,他真正到手的只有200万左右的薪金花红,剩下的只能算做是企业上市成功之后的股权奖励。
虽然沈晖的“天价”薪资传闻略带噱头,但威马的连年亏损却是实实在在的,甚至有分析称之为“生死边缘” 。
早期,这是一家被频频看好的“夺冠”选手。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是较早一批新势力品牌,其创始人沈晖曾任职于吉利,主导收购沃尔沃。这位汽车老兵,熟悉汽车行业运作规律,并且深谙行业规则,被不少人看作是潜力股。
而他的打法也处处都透露出“靠谱”的信号:自主生产,建厂、收购、获取生产资质,虽然烧钱,但也深受资本青睐。
2016年8月,威马获得了10亿美元的a轮融资,这是当时“造车新势力”中数额最大的a轮融资。在2020年又完成了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100亿人民币融资,引入了湖北、安徽、苏州、湖南、国投、广州等国资产业基金。
2019年,威马汽车销量达到1.6万辆,仅次于蔚来,而且威马ex5还夺得了单一车型交付量冠军。
彼时的威马声量很高,沈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做全世界第一家能够盈利的新势力,甚至还与美团的王兴来了一场赌约称,“威马一定会是中国未来造车新势力top3之一”。
然而,现实却给了沈晖几记重锤。
与蔚来、小鹏贴高端、智能标签不同,威马从一开始只是宣称要做新能源智能电动车的普及者。
“我们的产品定位在中等市场,没有直接去做豪华车。因为在中国,乘用车最大的市场基本上都在a级市场、a 级市场,10万到15万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我们第一天就切入了这个市场。”
但这个市场,也恰恰是燃油车市场的大本营,在高手如云的赛道中,新人入局很难抢占上风。
此外,猝不及防的几把火也烧断了威马的“威望”。
据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9月23日至10月27日,一个月内,威马ex5先后在浙江、福建、北京等地发生了5起自燃事故,事故发生后,威马宣布召回1282辆汽车。而在2021年12月,威马汽车又发生了4天“三连烧”。期间为解决电池自燃问题,威马私自“锁电”,影响续航里程,又引发了车主集体投诉,重创了品牌口碑。
2021年,威马汽车的排名已经跌出领跑区,全年销量仅为“蔚小理”的一半,甚至都没能赶上原本在第二梯队的哪吒和零跑。
还能翻盘吗?
自此,关于威马汽车“掉队”的声音频频出现。
在去年7月的媒体沟通会上,沈晖对此回应称:“公司没有掉队,只是因为威马仍处于申请ipo的静默期,新造车的上半场才刚刚开始。”
但数据不会说谎:今年1-8 月份,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 2.91万辆,不仅与“蔚小理”的差距越来越大,哪吒、零跑汽车等后来者也对其形成了挤压态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威马的毛利率也迟迟未能“转正”。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威马汽车的毛利率分别为-58.3%、-43.5%和-41.1%。这也意味着,平均每售出一辆汽车,威马汽车就要亏上个10万左右。而相比之下,“蔚小理”已于2021年“转正”,毛利率分别为18.9%、12.5%和21.3%。
面对不断烧钱的造车事业,ipo成为了威马眼下的头等大事。
6月1日,威马汽车带着不尽如人意的销量和巨额亏损,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钱能真正解决威马的困局吗?
首先,卖不动的销量。
早期,威马主攻10-20万元的中低端市场,还曾一度试图通过发力网约车市场,抢占短期内“来钱更快”的b端市场。但可惜的是,低价也没能帮助威马换来更高的销量,2021年威马汽车共卖出4.42万辆,尚不及“蔚小理”的一半。
2019年9月,威马汽车决定上探中高端市场,进而推出新车型威马ex6,单车售价接近30万元,不过,该车型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事实上,低端 网约车的标签一旦贴上,便很难撕下。
其次,缺乏“智能”的故事。
如今,新能源市场已经走过量产阶段,技术成为了新一轮比拼的底牌。
早在2017年,威马曾提出“128战略”,即围绕着1个电子电器架构,研发2个车型平台,推出8款电动车。但时至今日,威马的suv产品依然在使用第一代平台架构,技术发展缓慢可见一斑。
在智能驾驶层面,威马也早已将主动权交到百度手中——有传闻称百度在对威马投资时约定威马不能自己做自动驾驶,而是需要用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系统。如今,蔚来有nop,小鹏也有自己的ngp,反观威马却假手于人,当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上,未来发展难料。
工资打折发,港交所上市,威马汽车走出寒冬,恐不止“资金”二字。